唐卡请购QQ:774952713    唐卡请购电话:13109771200 
当前位置:中国唐卡网 > 藏传佛教 > 热点 > 杂文 >

通过佛法找到我们自己

  当我们研究佛法时,我们是在研究我们自己,研究我们自己心的本质。佛法不把它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个“超灵”之上,而是将其重点放在更实际的事情上。比如,如何生活,如何将我们的心融合在一起,以及如何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宁静而健康。换句话讲,佛法总是着重于经验性的知识、智能,而并非某些教条的观点。实际上,我们甚至不把佛教看成一种一般字面意义上的“宗教”。从喇嘛们的观点来看,佛教的教义更多是涉及哲学、科学或者心理学的知识。
  人类的大脑本能的寻求欢乐。这在东方与西方没有什么区别,每一个人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情。但是,假如你对欢乐的追求正在使你情绪化地抓住感官世界不放,那就非常危险了。你自己没有控制。
  不过你不要以为控制是东方的东西,或者佛教中的东西。我们都需要控制,尤其是我们中陷于物欲生活的圈套的人们,我们在心理上、在情感上太迷恋于对各种物质的执着了。以佛法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不清净的思想;这样的人在精神上得了病。
  事实上,你们已经知道,单靠外部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断不可能满足你的各种执着的欲望或者解决你其它的情感问题。而世尊的教诲向人们展示的是人类潜能的本质特点,人类思想的能力。当你研究佛法时,你会知道,你是谁和如何进一步发展自己;佛法不把重点放在某种“超自然”的信仰体系,而是教你去揭示对你自己和对周围其它现象的深层次的理解。
  然而,不论你是一个宗教徒还是唯物主义者,不论你是信徒还是无神论者,了解自己的思想是如何工作的,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不这么做的话,你就会东奔西跑,认为你是健康的,而事实上,各种苦恼情绪的根源、导致所有心理疾病的真正原因,正在与你一同成长。因为那样,你的心所追逐的,是某种外在的微不足道的、变幻无常的事物,某种并不重要的,而且是错误的东西,而用不了几秒钟,你就会不安到极点了。就我看来,这表示你在精神上得了病,为什么呢?因为你执着于感官的世界,因依恋而变成了瞎子,受到招致一切麻烦的根本原因的摆布,而不知道你自心的本质。
  如果你想驳斥我,说你不相信我所说的,那没有关系。这不是一个信不信的问题。不管你怎么一再说“我没有鼻子”,你的鼻子还是在那儿,就在你的两只眼中间。不管你相不相信,你的鼻子总是在那个位置。
  我遇到过一些人,他们骄傲地宣布:“我不是一个信徒。”对于他们公开宣称自己不信任何事情,他们显得是如此地骄傲。你可以查一下,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在今天的这个世界上,有着太多的矛盾。科学的唯物主义者夸口道,“我不信”,宗教信徒说,“我信。”但是,不论你怎么认为,你还是需要了解自己的心的特有的本质。你如果不这么做,那无论如何高谈执着的过患,事实上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执着,和如何去管束它。说起来轻巧,但真正难做得的,是如实了知执着的真正本质。
  譬如说,当人们最初造飞机和汽车时,他们的愿望是能够更快地做事情,以便有更多的时间休息。然而,后来发生的事情,却是人们变得比以往更加难以安静下来。查看一下你的每天的生活吧。由于执着,你从情感上卷入到对你自心创造的给你一种真实感觉的世界中,不给你自己留一点点的空间或时间来了解自心的本质。对我来说,这就是对于艰难生活的定义。你找不到满足或快乐。因为事实是,快乐与享受实际上来自“心”,而不是来自物质的现象。
  不过,还是有一些明智的,无神论的人们确实从某种程度上理解到,物质并不能保证有价值的、欢乐的人生,他们正在努力寻找,看是否有其它某种可以提供真正令人满足的东西。
  当世尊谈到“苦”时,他并非简单指那种表面的问题,比如肉体的疾病和伤害,而是指“心”自身那种难以满足的本质恰恰就是“苦”。某一种事物,不管你得到多少,这也决不会令你得到满足。这种无休无止的欲望,就是苦。它的特征,就是情感的失败。
  在佛教的心理学中,描述了六种基本的情感,这六种情感挫败人的自心,搅扰它的宁静,使它变得烦乱不安,它们分别是:无明、痴、嗔、慢、疑、邪见。这些都是心的态度,而不是外部的现象。佛法中强调,要克服这些幻觉,即克服你的苦的根源,信仰和忠诚帮不了多大忙——你得理解它们的本质。
  如果你不用内省的识慧审查你的自心,你永远也不会知道里面究竟有什么。你若不去查看,不管你你如何高谈你的心和你的情感,你永远也不会真正理解你的基本情感是“自我中心”,而这正是让你不得安宁的东西。
  那么,要克服你的自我,你并不需要放弃你的一切所有。保持住它们;因为它们不是使你的生活艰难的原因。你之所以不得安宁,是由于执着心紧紧抓住你的所有;自我和执着染污了你的心,让它变得不清晰,愚昧,和焦虑,从而障碍了智能之光的增长。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是禅思。
  禅思决非只是仅只培养集中于一点的能力,坐在某个角落里无所事事。禅思实际上是一种心的警觉的状态,即掉举的反面。禅思是智慧。你应当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觉醒,完全觉知你在做什么,为什么做和怎么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