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唐卡鉴赏 > 噶玛嘎孜画派与勉塘画派在唐卡用色上的比较

噶玛嘎孜画派与勉塘画派在唐卡用色上的比较

在西藏度亡经里,有这样对色彩的认识:经中认为在人死后的第一天有蓝色、透明、灿烂炫耀的法界智光,从毗卢遮那佛心中放射出来,于此并行的有一道来自天道的模糊白光亦来放射;第二天,清静的识蕴有一种明亮、灿烂的白光,带着极其耀眼使人几乎难以注视的光彩与透明度从金刚萨捶心中放射而来,而与此大圆境智平行的,则是来自地域的烟雾色的暗光,亦跟着向你放射;第三天以本色形态出现的触蕴作为黄色的平等性智之光放射出来,其光显耀,夹以种种带有卫星光球的灿烂球体,极其明亮,几非肉眼所能逼视,而与此智光互相平行的,则是来自人道的模糊的暗蓝黄光亦来照射;第四天则是亮红色(正道)与模糊红光(邪路);第五天则是亮绿光(正道)与暗绿色(邪路);第六天有透明的蓝、白、黄、红光(正道)与暗淡的白光、绿光、黄光、蓝光、红光、烟雾色光(邪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宗教观里的色彩理论有别于自然物色与科学的光色理论,它们带有强烈的宗教寓意是心灵之色彩,这种色彩观更加美化崇尚纯净之原色,而以混浊之间色、复色为邪道,在唐卡的绘制过程中便有最直接的体现。如有把护法神画成黑唐卡的形式以便使护法神显得更加威风恐怖、神秘,观音有绿度母、白度母,文殊有各种颜色的文殊,这些不同颜色的造像既代表方位,又代表佛菩萨们不同的化身,或慈或悲,或威或智。其中真趣一言难尽。当然在唐卡的风景画法上又带有东方自然物色的观念,可能从汉地有所借鉴,这体现各民族间在文化上自古及今便有着密切的交流和融汇。

从色彩上看唐卡艺术,贴切自然、恰到好处的装饰图案,统一并协调了画面的色调关系,将画面冷暖、深浅、虚实、明暗、强弱等色彩属性通过装饰布局烘托得气韵生动、丰富多彩。因此唐卡绘画是道具装饰、图案装饰、线描装饰、变形抽象装饰的有机完美结合,它们共同形成了唐卡艺术独树一帜的绘画特点,起到了增强画面的形式美感的效果。

勉塘画派在色彩表现上多以蓝色为主调,兼用红色,色调变化丰富,活泼鲜亮。还大量使用金色,运用勾金、沥金以及贴金等手法,使画面金光烁烁,充满堂皇华贵之气。此时所表现的画面内容还是传统的宗教艺术居多。所以离不开其宗教色彩。
噶玛嘎孜画派在色彩表现上偏重青绿色调,雅逸清丽。该派的设色着重是表现从汉地明代绘画中所吸收的表现山、云、水、石、花、鸟、树、建筑等。这种青绿色调,隽秀清俊;这种明显借鉴汉地的绘画手法又是一种大胆的创举与尝试。


用户留言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