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唐卡鉴赏 > 浅析唐卡绘画艺术的意境美

浅析唐卡绘画艺术的意境美

绘画唐卡是唐卡艺术形式中流行最广,也是最为常见的形式。线条和色彩的有机组合和奇妙变化使绘画唐卡呈现出无尽的审美意境。文章从唐卡动静交叠的形象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手法、情景交融的体验方式来看唐卡绘画艺术的意境美。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独创的一个概念,是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王昌龄在《诗格》中指出诗境创作的三个层次:物境、情境、意境。对于“意境”作者必须发自肺腑,得自心源,这样的意境才能真切感人。孟浩然又把意境的探究推进了一步,指出了“缘境不尽日情”、“文外之旨”等重要命题,全面发展了意境论。中唐以后刘禹锡指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观点,晚唐司空图对此加以生发,指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韵外之致”的观点,进一步扩大了已经研究的领域。至此意境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框架已经确立。总的来说意境有两大因素、一个空间,即情与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此后意境论逐渐成了我国诗学、画论、书论的中心范畴,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宗白华在他的《艺境》中讲到“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他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反映;画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意境,艺术意境主于美"。唐卡绘画体现出一种境界,心灵不断接近理想世界的最高领域,这正是唐卡绘画的审美价值的理性力量。借助绘画艺术的特殊语汇——线条的、色彩的、构图的丰富多样的特有语汇在观照过程中通过视觉赋予审美主体。唐卡作为一种以藏传佛教为主题内容的民间绘画艺术,是藏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其整体面貌中流溢出的独特的意境之美,是藏民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大浪淘沙留下的集体智慧的积淀。

动静交叠的形象特征,初看一幅唐卡绘画作品,不会令人感到刺激和兴奋。在整个画面中首先感到的是“静”和“柔”两个字,静故能深,柔故能和。一般而言画中静境最不容易达到。静并不意味着死亡,反而倒是甚深微妙的潜隐着无数的动,在艺术家超脱世俗的心胸里显现了动中有和谐的旋律,因此虽动却显得极静。这种静里不但潜隐着飞动,更表示着意境的幽深。唐卡的各种善相造型中,如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度母、无量寿佛等,仪态端庄、面带微笑、目光深邃,给人以和蔼慈祥的审美感受,都以静态的、具体的、视觉的想象传达着佛教的思想,在静观中刺激着芸芸众生的心理和精神。唯有深心人才能勘落纷华,直造深境、幽境。在唐卡的绘画艺术中只有一流的绘画大师才能绘出一种最深的静境。在佛教艺术形象中,文殊菩萨是静面相的典范。手持宝剑、静坐莲花台,或骑一凶猛的狮子,整个造型表现出一副充满智慧、辨才锐利的形态。文殊菩萨的化身即是藏密无上瑜伽宝生部的本尊,也是格鲁派密宗所修本身,其整体造型多是九头、三十四臂、十六足。画面除了佛像以外,周围饰以山水、花纹、宝塔、房舍等,都笼罩着一层恬静幽远而又和悦近人的意味,能令人同其发生灵魂上的接触,得到灵魂上的安慰。其中青树、花朵显现出庄严、深厚、静穆的境界,暗示着生命的源泉,真实生动。而人物、面孔、肉身中形的浑圆、色的流韵,把握到最深的实在,因而也就把握到了实在里面的意蕴。唐卡画师们在绘制唐卡的过程中掘发世界静物的形态、色彩、线条是无意的获得物,里面潜隐的真、善、美,因而使画境浑深而圆融,令人体味不尽。而物里面和谐与韵律之启示,更是艺术家们对人类最珍贵的赠予。而唐卡绘画艺术中常有流动的云彩、翻腾的龙蛇、雄壮的动物等,都给人以动感。在舞动中有最高的旋律、节奏、秩序、理性,同时,有最高度的生命、流动、力与热情,这不仅是唐卡绘画艺术的表现状态,也是宇宙创化过程的象征。这最紧密的律法和最热烈的旋动,能使这深不可测的境界具象化、肉身化。动态的人体美通过人体各种姿态的展示,让人们感受到人的本质的力量。人体姿态动作的美,是人体各部分协调配合呈现出来的外部形态的美,具有动态美和创造美的特点。首先,美的姿态必须是健康的、优雅的、充满活力的。其次,姿态应是自由的、自然的,僵直生硬的姿态就失去了美感。双臂无疑是表现动态美的重要因素。双臂柔软的体形特征本身就充满着一种动感,同时双臂也是人体最灵活的部位,它可以自由舒展、随意举沉,而且笼罩全身,带动整个身体都旋转起来。双臂展示出树的顽强生命力和向上的精神。它的美在这里被赋予深厚的内涵,具有了动态的力量。在佛教艺术里,伎乐天、供奉天等作为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蕴涵着无穷灵动的美学意蕴。



用户留言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