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般若之光 > 藏传量学与汉传因明学之间的异同比较(一)

藏传量学与汉传因明学之间的异同比较(一)

一、藏传“测码”与汉传“因明”之间的差别

藏文Tshed ma(测码)是“正量”之意,“真理”之意。其学说称:Tshed ma rik ba是“量学”之意。“正量”梵文为Bramana, Bra是“最胜”义,“初始”义,mana是“心识”名,合起来是“初始识”即“新知”。

正确认识为什么称“新知”呢?因为一切有限的存在都是一刹那的存在,在刹那之间变化无常,即一切事物处于不停的变易状态之中。正确的认识是与被反映对象的实际情况完全一致的认识。这种正确认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第一条,认识与所认识对象必须在时间上是同步的,反映的必须是此时此刻的新情况,即“新知”。第二刹那对于第一刹那的存在状态的反映,已时过境迁,非新知,故非正量,称已决智,是先前认识的复现,第二条,认识所反映的情况必须准确无误,即“无欺诳性”。具备以上两个条件的准确无误的最新知识称作“测码”,即真知、正量。

认识为什么称作“量”呢?人们认识事物就像用度量衡器具测定事物的体积重量长度一样,故将主观意识称作“能量识”,客观认识对象称作“所量境”。客观认识对象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故认识也分直觉经验和间接推论两种,前者称作现量,后者称作比量。在探索研究和总结人们的认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了量学这门认识论学说。在这门学说的思想理论的完善和进一步提高方面第五世纪的陈那和第七世纪的法称二人做出卓越贡献。陈那的《集量论》和法称的《量学七论》,特别是《释量论》是量学的不朽经典。藏传佛教在八世纪随着以佛教经典为主的十明学科文献的大量翻译和通过留学印度的藏僧,将量学的传承引进了藏地。经过了翻译文献,讲解传授,吸收消化,研究发挥,辩论深化,自成体系,普及推广的各个阶段,使量学这门学科在藏传佛教的寺院教育中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发展,并作为认识事物,进行思辨论证的工具在研究内学佛教理论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内学研究的实践中不但使佛教思想理论达到了空前的严谨缜密,精细入微的高度,而且也使量学本身得到了内容的拓展充实和理论的深化提高的双丰收。

“因明”在藏文中称:gtan tsiks rik ba或 rtaks riks是“推理论证学”之义,“因”指推理论证的“论据”、“理由”,梵文为heidu“明”是“学”之义。因明是量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二量中属比量部分。因明的内容是《集量论》的二至六品所阐述的内容。《释量论》共计四品:第一,自比量品,第二,是论证佛与佛教合乎正量的成量品,第三,现量品,第四,他比量品。其中一、四二品主要阐述因明的内容。《释量论》的内容除了四品品名所表明的内容外,还有语词概念的排他抽象性,自相、共相二谛义、对形形色色外道哲学观点批判,对生命轮回、佛教四谛教义、佛性、二无我义、佛与佛法的真实可信性的论证等等所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故有人曾评价说:“《释量论》是佛教教义总论”。这些内容在作为汉传因明经典根据的《入正理论》和《正理门论》中是无法看到的。因此,因明和量论之间不能划等号。至今,将藏传量学,译作“藏传因明”,是个翻译上的错误,应予以更正。



用户留言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